蔣揚欽哲秋吉羅卓~指認心性之教言
- 法明山教証寺
- 2024年2月26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已更新:2024年3月29日
所謂的心就是不停歇地思維著陽光下一切事物的主體。
為了發現它的真實自性,就需要抉擇它的本體,此時就要觀察念頭的生、住和滅。
我們要探尋念頭從何處出生,發現其生處或源頭;探尋它中間住於何處以及如何安住;探尋它滅於何處以及如何滅盡。
如此,我們才會發現,它們連一個無分微塵的實有也不可得。
【貝瑪塔興 註:無見為真見。但在找的過程中,要真真切切、細致全細致全面的找。
比如在房間裏找一個珠子,粗糙的找與專業刑偵人員般的找是不一樣的,即使答案一致。
結果(佛法裏稱為:真實體認)是截然不同的。
粗糙的人是「我找了,沒有。我是感覺沒有。」;而專業人員給出的答案則是「我找了,沒有。確實是沒有。」
您是粗糙還是專業人呢?】
雖然有此無實,但仍有一個了知善惡的自性(功用)並未消失。
令其安住自體,無有改造和造作,對動念不迎不拒亦不追隨,我們就能體驗到一種超越一切對境(局限)的自然狀態,其中,(本體)空、(自性)明和(周遍)覺性悉皆具足,一體無二。
我們稱此不散亂的保任為“觀察心的本體”。
此外,有些修法也非常重要,比如前行遣除障礙、虔敬地祈禱上師、圓滿領受灌頂。
對於心的本體認識得純熟之後,我們就不會再對於朋友、敵人或希冀、恐懼或快樂、痛苦具有那麽多貪戀和抵觸了。
任何人要獲得這樣的證悟都不容易。
🌺秋吉羅卓應他人請求所作。
貝瑪塔興轉寫於甲辰元宵夜!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