🌺上師肯定不是只一個人的,更不要以為只有自己才會與上師相應!(請耐心看完哦)🌺
有句話說:“千江有水千江月。”
上師心若是空中圓月,各人心中的江河愈平靜清澈,映出的月影就愈皎潔圓滿,汙物漂浮、波浪洶湧的江面倒映出的月影必是染汙零亂的,所以當寶月一輪當空,江月各自不同。
然而我們同時也應該認識到,只要江中有水,不論清淨還是汙穢,都能映出月影。(一江有月,千江有月。)
因此不要以為只有自己才與上師相應,也💥不必擔心其他人與上師接觸會減損自己與上師的相應💥。
這個問題說起來簡單,實踐中卻常常成為大家修行的障礙。
有時候,其他人若比你更接近上師,會讓你感覺不舒服。
如果有可能,你甚至會阻礙上師與其他信眾的互動。
往往你會相信這種帶排他性質的貪執就是對上師的信心,而實際上,它只會妨礙你與上師、金剛道友之間的交流,你會發現自己越來越無法領會上師的意趣。
清淨的信心是開放平等的,不會排斥其他道友,也不會排斥其他具德上師。
當你能做到絕不捨棄已有的上師時,若值遇其他有緣上師,仍然可以前去依止。
不
是每個人只能有一位上師,上師不是某位弟子的專利,同樣,弟子也不是某位上師的專利。
有些信心清淨的修行人,由於因緣和修法的需要,會依止隨學眾多善知識,而絲毫不起衝突或退失信心。
到底是依止一位上師好還是依止多位上師好,這完全看你的信心是否清淨。
如果見到新上師就捨棄原來的上師,則必然會失去所有上師的加持(這當中存在甚深的法義)。
捨棄一位上師等於捨棄一切上師,以前,有三位修行人向欽哲益西多傑尊者求灌頂。
尊者說:“如果他們答應捨棄自己的上師就給他們灌頂。”
因為這次受灌頂的機會極其難得,其中兩人思前想後,最終同意了尊者的要求。
而另一個叫沃惹的人卻說:
“我的上師沒有絲毫過失,就算嘴裡假裝說捨棄而心裡不捨棄,我也不會做。”於是,他被尊者趕出了受灌頂的行列。
就在沃惹心灰意冷返回家鄉的路上,欽哲益西多傑尊者派人把他請了回去。
尊者當眾讚歎說:“依止上師就應該像沃惹一樣。”
隨後把那兩位捨棄上師的求法者趕出了寺院,後來,沃惹依止欽哲益西多傑上師多年,被上師稱為“與我無二的尊者”。

如是如實,喇嘛千……